而我們自己往往容易在決定開始備考后再拖那么一小陣……再把后續的或長或短的備考階段留給二刷三刷……
那到底要花多長時間才能考到100+呢?
首先要知道,雖然有個東西叫一萬小時定律,也就是說花費10000個小時再英語學習上你就能徹底的成為英語的磚家。
但是更實際的是刻意練習。
需要我們進行有目的的、包含反饋的,走出自己舒適區的練習,從而達到英語能力在相對較短時間內的提升。
畢竟傳說中英語是較為容易的一門外語,六個月的學習是可以達到流利的。
同時早些年也有一個國外的語言、心理學家龍飛虎(Chris Lonsdale)21歲六個月學會中文。近幾年的TED上也有20歲不到的Tim Doner分享自己在短期內掌握了20多種語言的訣竅。
這里放上來龍飛虎提出的外語學習需要我們進行的行為——
Seven Actions - 7個行動
Listen a lot – it doesn't matter if you understand or not. Listen to rhythms and patterns. 多聽 -- 理解與否不重要,盡管去聽吧!去聽聽語言節奏和說話模式。 Focus on getting the meaning first,before the words. Body language and facial expressions can help. 先專注理解整體意思,再弄清單詞含義。身體語言和面部表情會有所幫助。 Start mixing, get creative, and use what you're learning. 開始混合,創造話語并使用你所學到的一切。 Focus on the core – us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words, and use the language to learn more. 把注意力集中在核心部分 -- 使用高頻詞匯,利用你已經學會的東西學到更多。 Get a language partner - someone who is fluent in the language and who will do their best to understand what you mean; who will not correct your mistakes; who will feedback their understanding of what you're saying using correct language and words that you know. 找個語伴 -- 能流利講這門語言的人,或者能盡可能理解你說什么的人。注意,語伴不會糾正你的錯誤,但能夠用正確的語言、你明白的語言來對你的表現做出反饋。 Copy the face – watch native speakers and observe their face, and particular their mouth moves when they're speaking. 模仿面部表情 -- 有些人的母語正是你要學習的新語言,你要觀看他們講話,觀察他們的面部表情、尤其是講話時的嘴型。 “Direct connect” to the target language – find ways to connect words directly with images and other internal representations. 在大腦和目的語之間建立“直接聯系” -- 想辦法讓語言和大腦中的圖像或其他內部表象產生直接聯系。
我們言歸正傳繼續說托福的學習,他們提到的更注重于生活應用場景和口語表達方面。
而托福涉及的是聽說讀寫四項,同時涉及到很多學術詞匯。那么托福備考想要獲得100+這個較好的成績,是不是肯定比六個月長呢?
首先看大部分人的備考時長
要決定托福備考時長,先觀察一下大部分考生的選擇是個不錯的想法,以下為各個備考時長在整體人群中所占的比例:
可以看出,占比例最高的前三名分別是 91-120 天、61-90 天、31-60 天,也就是說,「三到四個月」是托福學員們最傾向于選擇的備考時長,「兩三個月」這個時間段,也是比較熱門的選擇,并且「一兩個月」這樣稍顯緊張的備考時長也有相當數量的同學選擇。
可見,大部分同學還是希望能在三個月左右之后與托福成功分手的。當然,這也并不是說這就是最優選擇,我們再去看看學霸們的選擇都是什么樣的。
學霸們的選擇
如果真的存在一個「最優備考時長」,該怎么確定這個時間是多久呢?
最好的方法當然是總結高分考生們的備考時長,看看學霸們都花了多久考出了優秀的托福成績。
托福成績在 100 分及以上的考生的備考時長統計如下:
與整體人群相比,學霸們傾向于選擇更短的備考時長。
61-90 天與 31-60 天的所占的比例之和幾乎占了所有高分學員的一半。另外,讓人略有意外的是,在整體人群中非常流行的選擇「91-120 天」,在學霸這里遭受了冷遇,反而是最不受歡迎的選項。
不同備考時長下的平均成績
仍然以 30 天為間隔,我們將備考時長劃分為 7 個長度,并分別統計了在這個備考時長里的學生最終的托福平均分:
橫坐標為各個備考時長,縱坐標為學員的托福平均成績
從上圖可以看出,在這 7 種備考時長下,學員們的平均分幾乎沒有什么差別。
總結到這里,不難發現,對于托福考試而言,實際上并不存在所謂的「最優備考時長」。
備考一個月還是半年,對于最終的托福成績的影響微乎其微。主要還是看你的基礎。但是由于我們的備考耐性和身體精神的疲憊承受有限,所以「兩三個月」的備考時長成為主流選擇,也是有利于托福備考的選擇。
這也就是我們說的,短期備考更容易高效提升。短期內高強度的復習也是快速提升聽力口語能力的好方法。
一般情況下,托福五十分以下、四級不及格水平最好還是留出半年到一年的時間(假設平時每天復習個三四個小時,六日全天候的話)。復習效率高和基礎比較好的同學會相對較快提分。
托福60分、四級中等、六級及格水平,大概需要至少4個月左右的時間。在鞏固詞匯后再進行專項的刷題練習。
托福六十分后努把力到80就基本能夠申請很多美國大學了。如果想獲得更好的成績,破百大概3個月就可以辦到。這個階段的學生詞匯量及語法已經基本過關,聽力會是最常見的短板,因此這個分數段的寶寶聽力是首要任務。
當然還有很多托福80+的寶寶由于陷入瓶頸導致分數忽上忽下,那么這個時候就要根據自己的錯誤題目仔細分析,或者尋求下老師的幫助。
凱文國際教育 托福雅思教育咨詢 內蒙古凱文教育 北京凱文留學 北京托福雅思 北京移民 北京游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