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到英國已經有一陣子了
但,內心越來越焦慮
全英文的環境這么長時間以來還是沒有適應過來
如果開學后面對更加復雜多樣的英語環境
各類教授的口音與加快的語速
課本上全新的專業名詞
再加上厚重的學業壓力
我該怎么辦呢?”
英國留學課程聽不懂的應對措施
先剖析一下原因。 聽不懂主要有2個層面:語言障礙和內容理解。 語言障礙包括口音和語速。格式的口音需要適應,人家的語速辣么快啊!想想在國內也是聽了比較多的英文材料,但是真正聽下來還真不是那么回事。 語言障礙·解決方法 1. 口音 多聽當地的廣播,同時對照原文。(注意:1. 口音必須是當地的!2. 必須要有原文!) 練雅思聽力雖然能提升英語,但剛剛提到了,即使是講英語的國家口音差別也很大,所以如果雅思已過,但還用雅思練,水平的提升也會大打折扣。 只有熟悉了相關國家的口音,聽力上才還有更大的進步。 舉例: 就像臺灣人聽不太懂小沈陽在說什么一樣,只有去了東北,熟悉了東北口音和方言,才能理解“歐了、滑溜、干哈、一邊旯去”是什么意思。 2. 語速 主要體現在用耳朵抓關鍵詞(Key word), 其實不管是英語還是中文,我們在說話時,有一半的詞是沒用的,只要抓到了關鍵詞,就能聽懂說話人的意思。 舉例 在國外加油站加油,你只要會說3個關鍵詞(Key word)營業員就能懂你的意思,完成溝通。 1號(加油箱) one 70刀(汽油) The number one, 70 dollars 95號(精煉汽油) 95 (甚至不用說premium) 話說回來,只要上課聽懂老師講的關鍵詞,基本上就能聽懂這節課的大致意思,剩下的虛詞如probably, Basically, Sort of things 等等 統統是廢話! 說到這兒,有的同學可能會說,我連關鍵詞都抓不到、聽不懂,怎么辦? 這就得談談前面提到的第二點,內容理解。 舉例: 中文是我們的母語,但如果拉著我去聽一個納米新材料吸附技術的中文講座,即使我聽得懂老師講的每一句話,我依然不能理解專業術語的具體意思,這和沒聽懂沒什么兩樣。 相反,如果一個外國同學正好學的就是這個專業,或許他的中文不好,但他卻能夠理解老師在說什么。 要做到內容理解,其實要做的就是預習,起初,甚至可以說是自學。 內容理解·解決方法 自學的3個武器: 課程大綱(Paper outline) PPT (Slides) 教材(Textbook) 使用方法:由少到多 先看課程大綱 看看這個學期的框架,每一章要學什么。 比如市場營銷課會有:市場調查(Marketing research),市場渠道(Marketing channel),市場策略(Marketing strategy), 通過預習,找到每一章的關鍵詞,你就能知道這一周,大概會講什么內容(關鍵詞:調查,渠道,策略) 再先看PPT 和大段火星文遍布的教科書相比,精煉的PPT會幫你大大提高學習效率。 比如第一周講市場渠道,PPT里會細分出更多的渠道,線上(online)和線下(offline), 然后還會發散出更多的。 比如線上有社交媒體(social media, ),郵件直投(EDM)等等。 最后才是教科書 當你了解并記住前面所說的關鍵詞后,可以嘗試看看教科書里所對應的例子。 不用花太多的時間去看書上的案例,能看懂當然最好,但如果不懂的話,沒必要去查每個單詞的意思,甚至有的同學還會把生單詞寫下來。 其實,理解了案例和理論的對應之處就夠了。 比如,可口可樂公司通過社交媒體贏得了多少利潤,降低了多少成本,其實就是在告訴你,社交媒體的優點。 以下為萬能傷身大法,慎用! 如果第一個學期已經過半,但你還是沒聽懂上課在講什么,你很焦慮,怎么辦? 這里有個萬能傷身大法,這種學習方式不提倡,僅僅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使用。 那就是:去看中文對照。 出國學習,除了書本知識,還有一點就是去學習如何用英文思維去思考問題和完成作業。雖然開始有些痛苦,但過了瓶頸期后,真的會事半功倍(親測)! 但如果真的無法適應或者學習困難,為了不再支付一次比本地學生高6倍的高昂學費。 你可以百度或者淘寶一下相關的中文書籍,閱讀并理解后,再看英文,這樣你會覺得舒服很多,并且焦慮感會相對減輕。 但此方法會產生依賴,再者,也不是每門課都能找到相關書籍。 所以,還是聚焦前面提到的2點,語言學習和內容理解,后者的重要性大于前者。 最后附送2個Tips: 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,保持自信。第一天,第一周,第一個月,甚至第一個學期聽不懂都很正常,只要方法得當,這并不會影響最后的成績。 不建議去對課程做錄音,因為聽不懂還是聽不懂,反復聽還是聽不懂,而且還會浪費自己大把的時間,并且有種無比的挫敗感! 所以,打通語言的障礙和增進對內容的理解,才是提升關鍵的! page 2 聽不懂…我們來分情況討論! 這個問題很關鍵,搞清楚問題源頭才能對癥下藥。 每門學科都有自己的語言和邏輯鏈,這個才是上課能否聽懂的基礎。“不是一家人,不進一家門” 那么這個問題怎么辦呢? 每門課上課的時候請錄音,老師給過reading list,每本核心教材請認真研讀,看不懂的請google和問老師,每本教材至少讀3遍! 要讀到可以完全以中文把其他人,講懂!講清楚!抓住學科的邏輯鏈! 接下來討論純語言,中國式教育鑄就了凡事以考試為目的,應試教育的弊端是教了無數的技巧,卻發現用起來還是那么吃力。 說說英國和雅思,負責任的告訴大家,哪怕你的閱讀考了8.5(滿分9)看不懂書也相當正常! 身邊這樣的人很多,因為在國內,我們學習的不是語言,不是思維方式,而是工具!工具! 所以聽不懂是正常的,不要灰心,多聽,把心態姿態放低,然后,多聽,多交流,習慣就好了。 page 3 再說說聽不懂上課如何破?總的來說,最好的方法個人認為就是在課前用功,課后繼續用功。 所以提前熟悉講課的內容是想到重要的。 尤其是對于各種論文里那些變態的句子,當你對這門學科越來越熟悉,便發現老是講的內容即使是一兩個詞沒聽明白也大概知道他在說啥。 以前練聽力還用過個聽寫的法子,確實很管用,這可是現場的哦……還不抓緊! 如果自己筆記記不全,下了課完全可以找同學的抄嗎。 一般我們一節課是一下午4個小時左右……估計大部分人也沒那耐心,還不如上課認真去聽。 不過你要即使是被鄙視了也沒神馬嘛……他還是有責任教會你的,只要你虛心請教嘿嘿…… 并且如果是比較專業的課,你需要對一個學科熟悉,才能真正搞明白導師在講什么。 很多時候你發現你在生活中跟同學朋友閑聊覺著自己英文也不差啊,怎么上課就老聽不大懂,因為上課是在搞學術啊親…… 算你聽的是漢語,一群搞計算機的說一大堆術語你能聽得懂嘛?不是照樣一頭霧水……? 所以,把時間都用來看論文吧……
1
首先,題主需要弄明白,聽不懂是語言問題還是理解問題,換句話說,題主上課的內容,翻譯成中文,題主能明白嗎?
1. 一般老師都會在課前幾天發講義或者給一個reading list,一定要好好讀。很多時候聽不懂不是因為聽力差,真的是因為有些詞單拿出來明白意思,可是變成專業上的名詞就莫名其妙了。
2. 課后用功是必須的。課后依然有很多reading要做,也許外國同學的效率要比我們高很多,但是沒辦法只能硬啃。
3.課上做筆記。我課上做的筆記超爛,因為聽都很耗腦子所以寫下的更少。但是一定得堅持,慢慢就發現上課能記到的越來越多。
4.關于錄音。不是很推薦。我試過iphone的應用來錄,效果非常差,而且即使你用專業的上千塊錢的錄音筆錄下來,你回家還得花同樣甚至更多的時間去琢磨。
5.實在是聽不懂了,怒了!找導師啊!這其實才應該是first choice!大部分導師人超好的,絕對不會鄙視你的英文,believe me!
6. 不要相信看電視劇看多了上課就能聽懂。大部分人,我只是說大部分,看英劇看美劇的過程中直接就掉劇情里了……囧……
凱文國際教育 托福雅思教育咨詢 內蒙古凱文教育 北京凱文留學 北京托福雅思 北京移民 北京游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