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. 商科/及部分碩士只要一年
這一點其實像硬幣的正反兩面,從時間的利用率來說這是一個優點,但從壓力和體驗的角度來說并不一定是。
如果你是想要在短時間內最大化利用你的時間,不介意每天都很忙,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,你基本一年就可以畢業,而且學歷是受到歐洲和國內認可的。但如果你想要更多地體驗當地的生活,多參加一些社團活動,多參加一些講座,假期的時候多出去歐洲玩玩,那這對你來說一定是荷蘭留學的弊端。當然如果你愿意的話,也可以參加一年的碩士項目,然后選擇延畢,這樣你可以在當地實習,或者做別的事情。
02. 國內知名度不如主流留學國家高
如果你一畢業后就選擇回國工作,那么這對你來說是存在一定劣勢的。一方面是因為荷蘭的大學在國際上并不如哈佛,耶魯等美國名校被大家熟知;另一方面,在荷蘭留學的華人相對較少,回國的人也不多,所以比較難接觸到有荷蘭留學經驗的人。
雖然荷蘭在國內的知名度不高,但這并不代表荷蘭的教育質量不好。荷蘭的高等教育機構有兩類,一類是公立綜合性類(WO,也稱U類)大學,相當于國內的研究型大學;另一類是的應用技術類大學(HBO類)重要側重點在于不同領域的技能培訓。荷蘭共有14綜合類的大學,并且在2020年《泰晤士高等教育》排名中,荷蘭的14所均進入世界前250,并且有7所都位于世界前100。
不可忽視的是來荷蘭留學的費用也比主流留學國家低不少,并且荷蘭大學的教育質量也在世界前列,學歷也受到不同國家的認可,性價比可人。
03. 天氣不好
荷蘭的天氣最不好的兩點是:1)冬季漫長,基本從10月到3月都是冬天,并且日照時間短,冬天平均9:00~17:00是有光照的,陰雨天則會更少。2)天氣變化快,并且還有storm,在荷蘭的一天你基本上可以經歷一年四季。上一秒是艷陽高照的大晴天,下一秒大雨就刷刷落下,當你剛掏出傘,雨停了,天邊出現了一道雙彩虹。
不可忽視的是荷蘭春夏秋都超級美麗,藍天白云綠草地看得讓人心曠神怡。并且這里的夏天超過30攝氏度就算是比較熱的,通常每年會有1~2周的高溫天氣,夏天大部分時間都處于18~28的舒適溫度。正是因為這邊夏天高溫天氣少,所以除了寫字樓,公共交通外,這邊的私人住宅很少有人裝空調,冬天每家每戶都是有暖氣的。
04. 消費高
即使是和國內的一線城市比,這邊的消費水平仍然是偏高的,尤其是對于用RMB換歐元的學生黨來說。首先是房租,如果在阿姆的話,一個人25平米左右的studio,基本上沒有1000歐以下的,不過學生公寓的價格通常會低些。如果你不在阿姆的話,并且studio大概600~700歐/月,studio的好處是可能申請退稅,這樣能省下一筆巨款。當然和比人合租總是相對來說比較便宜的。
除了房租,交通費也比國內高,市區里坐地鐵10站左右可能就要2歐多(折合人民幣16元左右),和國內比起來真的貴很多,火車更是如此。但如果你經常用公共交通的話,也可以通過訂購一些套餐或者買單程票,這樣能省不少錢。
生活用品,食物等消費和國內差距不是那么大,前提是你自己做飯吃,但如果你出去餐廳吃飯的話,那荷蘭會明顯較貴。在這邊如果你想在不錯的中餐廳吃一頓地道的中餐,無論是火鍋還是川菜/粵菜,人居基本都要25歐及以上(約人民幣200元+)。不過中餐貴也成為了鍛煉自己廚藝的一個原因,加上疫情出門吃飯不方便,現在的廚藝可以說是蹭蹭蹭地提升。
05. 很難完全融入
客觀地說,荷蘭文化很開放,而且大部分荷蘭人的英語都非常地好,而且大家也都愿意接受新事物。但是如果你想要真的和一個荷蘭人做到無話不說,知己知彼,完全交心的話還是比較難的。
一方面是這邊的人個人主義比較強,在和人交往時往往也都明顯地保持著我是個獨立的人體的態度;另一方面因為文化的不同,即使對方英語很好,但Ta可能還是感受不到你的笑點,也不理解你說的梗,但正是這些文化深處的共同點才會更加拉近彼此的距離。
雖然荷蘭人的英語非常好,但是一旦一群荷蘭人聊嗨了,于是語言會自然而然地切換成荷蘭語。其實這也能理解,畢竟當你用母語的時候是在用心溝通,但當用外語時是在用大腦溝通。
06. 飲食文化不同
來自我一位法國朋友的話 “Dutch people eat for living, not for pleasure”。我非常贊成這句話,這里一年四季的typical dutch lunch都是冷食,基本都吃三明治,豪華一些的有肉有蔬菜,可能還有chess,但有的人可能就直接單吃吐司,或者只加片ham / chess就直接吃了,稍微講究點的可能吃沙拉。這邊的公司午餐休息時間通常是半小時,國內大部分都是2小時,一對比就可以看出荷蘭人對午餐的態度。
荷蘭食物被外國人成為UFO,即Unidentified Fried Object,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荷蘭人吃得油炸物是比較多的,比如說薯條,肉丸,蔬菜丸等等。除了油炸外,這邊最典型的就是生吃,我買的salad box里除了常規的紫甘藍,包菜外,還吃到過生蘑菇,生芹菜,這里的人也生吃哈林魚。
作為一個典型的中國胃,剛來的時候是吃不慣荷蘭食物的,但現在慢慢發現了有的三明治真的超級好吃,而且吃起來很方便,營養也很均衡。天氣暖和的時候我也會吃沙拉,也會偶爾吃荷蘭的炸薯條。
這里所說的弊端對你來說也可能是一種優勢,所有的文化碰撞都會產生火花,只有積極的人才能在火花中看到美好。
凱文國際教育 托福雅思教育咨詢 內蒙古凱文教育 北京凱文留學 北京托福雅思 北京移民 北京游學